來源: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網
一份由國家質檢總局發布的《2009第2批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質量公告》,公布了對河北、山西、廣東等8個省、272家企業生產的364種陶瓷磚產品的監督抽查結果。其中,“放射性核素限量”這個非常專業的名詞正被瘋狂炒作,更有部分媒體直接夸大說“瓷磚 可致癌”,導致部分消費者出現“瓷磚放射性超標”恐慌現象。一些業主“大動干戈”地把板磚翹出來,拿到專業機構進行放射性檢測,買瓷磚的業主也開始關心起瓷磚的“放射性”問題,頓時,“瓷磚放射性”成為熱議話題!
我國未摻渣的粘土磚226Ra、232Th、40K的比活度典型值分別為41、48、666Bq·kg-1。這與文獻[5]上的我國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226Ra、232Th、40K比活度的典型值38.1、50.0、568.2Bq·kg-1基本相同。
按GB6763-2000γ外照射劑量模式:Dγ=6.12×10-2CRa+1.42CTh+0.88Ck),室內γ輻射 劑量率的本底值為102.7nCY·h-1,外照射本底劑量為0.505mSv/a。
根據γ外照射劑量本底值,將建材放射性γ外照射的附加劑量控制在0.6mSv/a以內是適宜。這樣,在建材226Ra、232Th、40K在單獨存在時,其放射性核素比活度可分別控制在370、260和4200Bq·kg-1以內。因此,建材中的外照射劑量控制式可表達為:
CRa/370+CTh/260+CK/4200≤1
(1)式中——CRa、CTh、CK分別為建材產品中鐳-226、釷-232、鉀-40的比活度,單位為:Bq·kg-1。
370、260、4200——僅考慮γ外照射時,當鐳-226、釷-232、鉀-40單獨存在時的限值。
據悉,《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》規定了建筑材料中天然放射核素鐳-226、釷-232、鉀-40放射性比活度的限量,袁紅霞認為:“該規定只是用內照射、外照射指數將裝修材料產品劃分為A、B、C三類以用于不同用途,而不存在簡單的放射性超標一說!”
據專家介紹,自然界中任何天然的巖石、砂子、土壤,無不含有鈾、釷、鐳、鉀等長壽命天然放射性同位素(絕對不含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物質是沒有的),放射性氡是低層大氣中天然放射性氣體的主要組成部分,它廣泛存在于巖石狹縫、地下水、地面水、土壤、空氣、天然氣中,如花崗巖、磚、砂、水泥及石膏之類。人類本身就處在天然放射性環境中,只要輻射劑量不超過個人劑量限值,放射性就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,通俗的說法,B類瓷磚放射對人體的影響還不及手機通話一分鐘所產生的輻射,籠統地說瓷磚放射性而導致癌癥,有點離譜,沒有理論和事實依據,消費者大可不必聽到“瓷磚放射性”就恐慌!
另外,廣東建筑陶瓷協會常務副會長陳環表示:“瓷磚放射性核素超標問題其實是老生常談,在國際上,許多國家都未把放射性核素作為瓷磚檢測項目,是不是老外不怕放射性嗎?肯定不是,而是瓷磚的放射性非常小,其放射量微乎其微,對人體幾乎沒有危害,某些媒體把瓷磚的放射性問題炒成了熱點話題,作為消費者,瓷磚所謂的放射性超標需要科學認識看待,完全沒必要擔憂!